首页
>城院新闻>今日视点

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做客城院大讲堂

发布日期:2024-10-21 08:22 信息来源:宣传部、外国语学院

“培养人才,国际化、本土化都很重要,没有本土化就没有国际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10月17日下午,教育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执行理事会主席章新胜做客城院大讲堂,以《大疫情、大变局、大趋势——国际组织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造就》为题,为全校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新颖的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洪庆华出席并为章新胜颁发城院大讲堂纪念牌,副校长张德平主持。

“培养国际化人才,既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国情的需要。”

21世纪,始终绕不开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三大难题和关系,而唯有生态文明可以解决和应对人类面对的三大难题,用命运共同体思想,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是一个文明的转型。”章新胜说,“这个转型是高校,特别是大学的使命和机遇。”中国高校将在生态文明转型中起到重要作用,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形态转型,对中国高校来说,既是使命、又是机遇。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国际事务的处理、国际资源的分配等。面向未来,我国亟需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思维的人才,而这一历史使命,自然落到高校的身上。

 

“国际组织人才短缺,制约着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未来影响还会逐步增加。

今天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当代大国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性大国的必然担当。但是目前,我国在国际组织参与中,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国际组织人才短缺制约着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

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和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中国进一步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急需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及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领导型人才。

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章新胜部长强调,高校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加强外语学科、博雅教育等措施,借助教育合作、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拓宽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培养具有远大志向、坚持不懈、熟知国际事务的优秀外语人才。讲座最后,他寄语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洪庆华代表学校,对章新胜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达好中国方案。8803威尼斯检查中心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下一步,学校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全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助推学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作为城市学院的学生,不仅要有城市观,更要借助杭州城市平台,把握好城市带来的资源,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锻炼全球化思维。”新闻学2202张明媚说道。“在地球‘越来越小’的今天,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子,我们更要牢牢打稳专业根基,在世界舞台上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既要扎根中国土壤,又要锻炼自身的国际化思维。”旅游专升本2304郑树婷感慨道。

“作为外语学子,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国际舞台可以施展才华。”德语2401赵艺哲说道。“大学四年,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

 


责任编辑:孙亚飞

审核:张丹

终审:陈雯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